李迅雷:什么情况下中美能谈成?

Connor 欧意交易所官网 2025-05-12 8 122

【文/ 李迅雷】

在美国实行全面对等关税之后,中美之间互征关税的税率均超过120%,如此高的关税税率,几乎等同于脱钩。在中美之间的经贸互补性如此强的情况下,高关税不可持续,故国际社会普遍预期中美应该通过谈判来达成降低关税的协议。尽管特朗普已经多次暗示中美正在接触并准备进行谈判,但中方断然否定双方有任何谈判,近日中方宣布准备与美方高管接触,那么,中美谈判或谈成的可能性大吗?

这次关税战完全不同于2018年

第一次中美贸易战,一开始是非常温和的。2018年2月起,中美之间就一直在开展贸易谈判,如2月27日至3月3日,中方就受邀去美国与美国的财政部长姆努钦、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等就中美经贸合作进行磋商。在特朗普宣布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后,中美继续谈判。从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共谈判了13轮。其中包括两国首脑多次会面和通话,最后中方承诺两年内增购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美方承诺分阶段取消部分关税。

但自特朗普1月20日再次当选总统后,他就迫不及待对中国加征关税,2月1日,特朗普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税率为10%。到了3月份,特朗普继续对中国商品征税,税率又最加了10%。到了4月2日,借全面对等关税之名,又向中国加征34%的关税,即在上任不到三个月内,累计加征了54%关税。

与上一轮贸易纷争不同的是,这次美方完全是在没有与中方事先沟通的情况下连续对中国加征关税,其加征关税的理由也显得荒唐可笑。在中国迅速反制之后,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又一路飙升,从84%、125%到145%。

2018年的中美关税之争,官方从未用“贸易战”这一词,而是用贸易摩擦或贸易纷争来描述。但在4月25日的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把中美贸易冲突定性为“国际经贸斗争”,既然上升到斗争的高度,那就意味着已经做好最坏打算了。四月末,我国商务部部明确表示,若美方希望重新进行谈判,必须首先取消所有单边关税。

不过,5月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对话磋商情况答记者问时回答说,“中方注意到美方高层多次表态,表示愿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同时,美方近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起来。对此,中方正在进行评估。”

这显然要比“必须首先取消所有单边关税”的措辞要更留有余地些。那么,究竟该如何评估呢?此外,中方宣布近期将与美方接触,但接触与谈判是两回事,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李迅雷:什么情况下中美能谈成?

展开全文

当地时间5月11日晚,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中方代表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谈判前提应该不只是部分关税取消

这次中美双方加征关税的一个差异是美国对中国加征145%关税,中国则对美国加征125%关税,彼此相差20%。事实上是2-3月份美国单边向中国加征20%后,中方并未马上作出反制举措。这与2018年的贸易摩擦相比有明显不同,当时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500亿美元加征关税后,中国马上反制,对等加征5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那么,这次中美若启动谈判,前提是需要斟酌和评估的。

但谈判不能只局限于关税,单纯谈进行关税谈判已经意义不大了。因为这次美国对中国在经贸领域的打压是全方位的,至少还有两个方面需要纳入到谈判范围中,一是2月21日特朗普发布的《美国优先投资政策》的总统备忘录,该备忘录中含有大量的遏华政策或法律;二是4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颁布关于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301调查的歧视性决定。

先看《美国优先投资政策》的总统备忘录。备忘录涉华的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限制美国对华投资,如扩大对华投资类型和资金来源的限制;通过“特别指定国民和封锁清单”、“中国军工复合企业清单(NS-CMIC)”、“特定国家安全技术产品投资”行政命令(涉及人工智能、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来对直接投资产生影响,同时间接影响我国二级市场,并加大了中概股的监管压力与退市风险。

第二部分是限制中国对美投资。如限制中国投资美国战略部门;限制“外国对手”投资敏感设施与新兴技术;停止使用“缓解协议”处理“外国对手”对美国的投资;审查是否暂停或终止1984年《中美所得税公约》等。

再看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301调查后举措。第一阶段, USTR提出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中国船东以及运营商征收进入美国管理的港口的费用,2028年每吨最高提高到280美元;第二个阶段,自2028年4月17日起,对美国出口LNG(天然气)的运输船,实施美建造、挂美国旗、美国运营的比例要求,在未来22年内比例逐步提升至50%。此项规定针对所有国家。

李迅雷:什么情况下中美能谈成?

此举如实施,将对我国的海运及造船业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因为我国海运和造船规模均全球第一,尤其我国造船业体量已经占全球半壁江山,2024年订单量占全球60%以上。关税及进港费等要求无疑将大幅增加航运成本,并导致造船订单大幅减少。

如果谈判不涉及以上三方面事项,那就是不对等的谈判,难以体现中方提出的谈判“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要求。

评论

精彩评论